媒体的新挑战
文:黄汉伟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报导了9月中在中国福州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中国,任何时候都有国际级的各类论坛在各地大小城市举行,这个是中国越来越国际化的一个指标。
我仔细看了报导,谈到机遇,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互动等课题。
同一时候,我在中国中西部成都考察。我在酒店里,便利店,超级市场里都找不到一份报纸。当地人告诉我只有路边小摊子才有报纸卖。这是纸媒的一个新挑战,一 个中国的二线城市里不容易找到一份报纸。当地人告诉我现在他们都靠手机获取资讯了。中国是资讯大国,有本土开发的微信支付,阿里巴巴淘宝,百度搜寻等。
未来的世界里,人们吸取资讯的方法不再只是靠阅读纸本。这是一个新挑战及新机遇。
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新常态,移动媒体如手机,街道上的电子银幕,声音,影像传播提供了大量的资讯。传统媒体无法靠以往老套的做法。唯有变则通,才是生存的法门。
传统媒体的最大价值是求证新闻。所有新闻学的第一堂课皆是5W1H(Who、Where、Why、What、When、How)。这是脸书消息无法取代传统新闻作业的求证。
最近一家西报记者要求我评论一则脸书消息即某政府高官的官车停放在消防栓旁。我回答说我无法针对没有证实的照片做出任何评论。
有关贴文连5W1H都没有,试问如何过得了传统求证这一关。
同样的,民青团在单靠谷歌地图就断定阿依淡某路段为州公路。这也是同样犯了没有求证的毛病。那时我在国外,记者联络上了我及也向有关公共工程部官员求证,才证实有关地段实为联邦公路。
传统媒体面对了新媒体速度的挑战。但必须坚守求证这一关,因为这是重要新闻核心价值,未来的媒体是集合文字,声音及影像,但唯一不变的新闻原则是必须小心求证。
我时常叹息日报只有一天寿命。新闻界毕竟花了很大力气,动员了很多人出版一天又一天的报纸,是个吃力的行业。以往的日子里,报纸是唯一的新闻资讯来源。现今以及未来的日子,报纸只是读者众多选择中的其中一项资讯来源。
新闻界的挑战是如何与读者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让读者建立一个每天都要翻报纸的终生习惯。读者的想法是要求对其贴身有用的资讯。如何把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贴身转化成给成千上万读者有用的资讯,那是新闻界未来最大的挑战。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互动,借力用力。新媒体靠传统媒体的内容,实现二次传播,形成互动是未来的走向。